台灣喜馬拉雅瑜伽靜心協會
「讓我們一起讀懂瑜伽經」系列課程
說明:
成書於西元前300多年前的《瑜伽經》是瑜伽學派的根本經典, 出自印度聖哲帕坦迦利之手,引導瑜伽士一步步完成性靈之旅。這是一部實際修行的寶典,然而極簡的經文蘊含瑜珈五千年傳承的精要, 如果沒有具格的老師教導指引, 難以深入窺見奧秘, 斯瓦米韋達年幼即能教授《瑜伽經》,其後畢生治《瑜伽經》,實修實證,集修行者、學者、出家人於一身。更難得的是,他秉承了喜馬拉雅瑜伽傳承,得到傳奇人物大師斯瓦米拉瑪的加持,成為大師的傳法弟子,對於傳授講解《瑜伽經》更添一股助力。
為了讓大家能夠讀懂進而實修實證瑜伽經的奧秘, 本系列工作坊將以斯瓦米韋達在印度學院講授瑜伽經所翻譯而成的《瑜伽經白話講解-三摩地篇》《瑜伽經白話講解-行門篇》《瑜伽經白話講解-必普提篇》等三本書, 由譯者, 也是斯瓦米韋達親授弟子石宏老師為大家深入淺出地講解, 希望所有的朋友都能從其中受益。
課程內容:
《瑜伽經》一共分為四個篇章。第一篇的篇名是「三摩地篇」,有51句經,講述什麼是三摩地。第二篇名為「行門篇」,有55句經,是關於習練的種種方法、手段。第三篇「顯通篇」也有55句經,是講述修練瑜伽能引起的種種稱為「通」的殊勝能力。最後的第四篇「獨寂篇」有34句經,是講解脫境地,稱為「獨寂」,因為我們目前所覺知的自己是混雜了物的覺知,《瑜伽經》所謂的解脫是終於能將物和本我分離,不再誤認物為本我,孤立了的本我就稱作「獨寂」。

第一篇:
《瑜伽經白話講解‧三摩地篇》說明所謂「瑜伽」是讓動蕩不停的心念得以調伏受控,介紹調伏心念的途徑、三摩地種類、修三摩地的方法等。三摩地篇是精粹所在,唯有達到三摩地的禪定狀態,才能免於心念所執、欲望所縛,才能離苦得樂、解脫自在,獲得真正的自由。
第二篇:
《瑜伽經白話講解‧行門篇》接續「修」的主題,教導對治「離定心」的具體修法「行瑜伽」(kriyā-yoga),具體修法包括了苦行、自習、奉神等,目的是為了進入第一篇所說的三摩地,以及滅除「煩惱」(苦)。並介紹八肢瑜伽的外肢。
第三篇:
《瑜伽經白話講解‧必普提篇》,從介紹八肢瑜伽中屬於「內肢」部分的專注、禪那、三摩地開始。這三肢雖然個別成立,卻很難明確劃分開來。在功夫深厚之後,這三肢一氣呵成、三管齊下,就叫做「三耶昧」。隨著三耶昧修行過程中發生的轉化變易,有可能出現類似超能力的多種「悉地」現象。第三篇從第16經到倒數第二句的第54經,都是在講由專注於不同對象的三耶昧,其成就效驗所可能帶出來的種種悉地,一共列出將近三十種。悉地是某種不尋常的超凡能力或現象,例如:能知過去未來、能聽懂動物語言、能知別人心念、能進據別人身體等,皆無法用當今科學來解釋。
五堂課程主題
第一場: 瑜伽經的架構與奧秘
第二場: 瑜伽經的修行法門
第三場: 瑜伽經的深入理解
第四場: 瑜伽經的實證
第五場:瑜伽經的下一步
講師介紹:
石宏
為國際喜馬拉雅瑜珈協會副總裁及資深老師, 斯瓦米韋達授權之啟引老師, 深厚的佛學及瑜珈哲學底蘊, 為華文界翻譯喜馬拉雅瑜珈傳承的重要作者, 教授經典深入淺出, 令人如沐春風, 譯有《瑜伽經白話講解.三摩地篇》、《瑜伽經白話講解.行門篇》、《瑜伽經白話講解‧必普提篇》、《夜行的鳥》、《瑜伽就是心靈修行》、《哈達瑜伽》、《走向靜默,如你本來》、《心靈瑜伽》、《拙火瑜伽》、《幸福瑜伽》、《讓心中的狂躁消退》、《鼻尖上的覺知──呼吸之間》。著有《去印度的幸福日記》(台灣明名文化出版)。